设为首页

党委书记钟毓宁在2025年中国教育技术学会大会上分享数字赋能终身学习生态建设经验

发布:2025-05-21浏览量: 供稿:发展规划处、体系建设办公室、终身教育研究院 打印本页

本网讯(通讯员 彭娴 文/图)5月16日至18日,2025年中国教育技术学术大会在华中师范大学举办,大会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强国建设”为主题,由主论坛和11个分论坛构成,来自教育行政部门、高校、职业院校、中小学、企业等代表1400余人参加了本次大会。我校党委书记钟毓宁教授应邀在会议分论坛“教育数字化赋能学习型社会建设论坛”上作题为《数字赋能终身学习生态建设:湖北开放大学的实践与探索》的报告。

钟毓宁从终身教育的产生与发展的社会背景切入,结合国际共识及国家战略,系统阐释了数字时代终身教育范式的变革的时代大背景。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湖北省构建特色终身学习生态的重要使命,并详细介绍湖北开放大学构建的集合“运行体系+学习场景+数字基座”的全民终身学习生态模型。该模型通过着力推动教育链与产业链、人才链的有机衔接,以技术驱动、制度保障、协同实践三管齐下,实现开大体系重构。在学习场景构建方面,融合VR、AR、区块链等技术,搭建云端虚拟资源库,将课程、文献等转化为数字资源三维形态,实现资源共享,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即可随时调取,突破时空限制。在数字基座建设上,以“平台筑基、场馆赋能、资源聚合”为核心架构,打造集约化数字基座,实现底层数据互通、应用场景联动、教育资源共生,为终身学习生态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钟毓宁从教育教学改革、增强社会培训效能、助力老年教育三个方面详细展示了我校推进湖北全民终身学习生态体系建设的实践路径及成效。在数智赋能教育教学改革方面,他介绍了我校以5G与AI技术助力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数字化课程改造建设“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打造虚拟仿真实训场景、数字化实践教学以适应大规模个性化的多元学习需求的案例。在探索数智化赋能社会培训的模式方面,他举例介绍了我校数字农业大模型诊断平台,该平台集成了近10万组农作物生长数据模型,构建起覆盖12类经济作物的数字孪生体系。通过裸眼3D观测平台与虚拟仿真系统,农技人员可沉浸式参与农作物“播种、管理、收割”等全生命周期实训,将传统的田间培训周期进行压缩,形成真实数据建模+平台实操推演的闭环学习系统。应用该平台我校年均开展数智化培训20万人次,累计培养数字新农人7万余人。在老年教育方面,钟毓宁着重介绍了我校“智慧书法教室”“无人机航拍实训室”等特色场景。

最后,钟毓宁从积极开拓职继融通新局面、大力推进数智化转型赋能工程、继续提升终身教育服务能力三个方面提出了对未来进一步完善湖北终身学习生态体系,为构建更加美好的学习型社会的展望。

责任编辑:高苗苗

上一篇:广东开放大学、内蒙古开放大学、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来校调研交流

下一篇:2025世界数字教育大会顺利闭幕 数智赋能终身学习——湖北开放大学永远在路上